叮铃铃!叮铃铃!
莫斯科防🏒🙡空指挥中心的电话发出一阵急促的☌♩铃声。
值班的军官拿起电话,那一头传🙣🌍来急切的声音。“报告,这里是54号观察哨。发现德军轰炸机机群,🖰🖑大约五十架左右!飞向莫斯科!”
此时莫斯科周围已经部署了美国人支援的🁽对空雷达,只🂧是这些雷达的探测距离有限,因此🂺苏联人还安排了不少观察哨。
至于苏联自己的雷达,也不是没有,只是投入研发时间短,再加之前欧美国家对苏联的🞱🗻♎技术方🔜面的排挤等等原因,确实无法跟英德美等国家比。首部生产型国产RUS-1雷达于1939年交付苏军使用,但是由于技术原因其双基工作原理使得其张线式🜬🅌🅅天线的布局非常复杂,完全不具备战场实用性。
直到1940年底,首部“实用型”RUS-2雷达才开始下💑👍马并被苏军接受,到现在为止总共造出不到十部,而且性能也不如美国雷达。不过这些雷达在原时空的苏德战场上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比如1941年7月德军空袭莫斯科的时候就提前探测到约200架轰炸机空袭莫斯科,给予苏联机会提前准备了防空力量,仅有少数轰炸机突破防空圈,对莫☃☙斯科造成的破坏非常有限,为接下来9月的莫🎫📾☺斯科保卫战的士气和后勤打下了良好基础。
“知道了。”军官郁闷的叹了口气,德国人的轰炸机群每天都是👏整时整点的🕴🍱来犯,即使没有提前预警,也知道该来了。随手按下防空警报按钮,很快,整个莫斯科👫上空响起凄厉的防空警报声。
莫斯科城外的防空阵地上,炮手们飞🜁⚲🕔快的跑☌♩向各自的炮🂧位。
“班长同志,这不是纯粹浪费炮弹吗?”一座炮位上,一个抱着炮弹的装填手忍不住开口问道。德国人的轰炸机是在一🄌🝳万米以上的高空飞行,他们的高射炮打不到那么高,开火也是浪费弹药!
二战苏联没有☦🁪🈧什么大口径防空炮(可能跟二战德国没有重型战略轰炸机有关),主流的只有76毫米口径M1931防空🞘🔙🁄炮,76毫米口径M1938防空炮,85毫米☽口径M1939(52-K)防空炮这几款。
其中76毫米M1931防空炮是30💃🏌年代初期向德国莱茵金属公司购买的75mmFLAK5🌉9型高射炮全套技术而研制出来的。之后又进行改进,成为M1938款,这两门防空炮在性能上几乎相当,相比M1931,M1938最大的改进就在于重量的减轻。
85毫米口径M1939(52-K)防空炮是苏联二战时期防空炮的最终款,是德国88毫米高射炮的竞品。但不像德国人老是用高射炮打坦克,M1939的使用要正常很多,在对🝓🔈抗轰炸机和高空目标时,M1939的作用明显;只有在情况危急时,才会被当作反坦克武器使用。战后,不少M1939被当做反雪崩炮使用,算是很好的利用了。
直到二战结束,航空技术往喷气式方向💃🏌发展,轰炸机的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已经与螺旋桨飞机形成代差,苏联才开始研制超过100mm口径的重型高射炮。📻☚⛧在那个防空导弹技术还不成熟的时间段,发展大口径高射🞃炮应对高空威胁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他们在德国莱茵金属128毫米FLAK40高炮的基础上研发KS-30型130毫米大口径高射炮,可由🞜🔼于苏联没有研发大口径高射炮的经验,研制工作有些拖沓,一直到49年年末才拿出四门样炮。这些样炮还暴露出不少问题,例如炮架结构不合理,电力系统不合格等。
在KS-30高射炮研制取得初步成果💃🏌时,一种基于该炮发展而来的152毫米高射炮也在研制中,这就是KM-52,它不仅炮弹更重,还将使用火箭助推炮弹提高有效射击高度,不过它在1957年完成初步设计后就终止了,当时的苏联高层已经意识到大口径高射炮的局限性,常规高射炮对大型喷气式轰炸机的威胁越来越小,导弹和战斗机才能更加有效地杀伤它们,防空炮开始向中小口径过度,向🎫📾☺自动化过度,如石勒喀河这类的自行防空炮开始成为新的宠儿。
如今美国人虽然研🞅👰发成功150mm重型🁽高射炮,可造出来的高射炮连美国自己都不够用呢,怎么可能支援给苏联,只是把150mm高射炮的图纸支援了过来。可是以苏联人的工业技术想造出这种精密的重型高射炮,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班长叹了口气,谁都知道他们的炮弹够不着德军机群🅜🅜;可上面有命令,他能有什么办法?至少得打几发炮弹意思一下吧。
不一会远处的天空出现一片黑点。
“方向正南!角度55!准备开火!”
“呯!呯!呯!呯!”地面上的高射炮阵地顿时发出怒吼,一枚枚炮弹被打上了天空。高空中爆出一团团灰黑色的硝烟,🞘🔙🁄无数的高射炮弹在蔚蓝的天空爆炸。这情景确实是很提地面士兵的士气的!看着自🐭🃈己的防空火力密密麻麻,大家都更安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