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异人不用秦国的籀文·而是要经过考证,选其最为正统,最能代表华夏传承的文字推行天下,这份胸怀极为宽广,令人服气。
“君上圣明。”殿中人无人不服,齐声颂扬,用词不是“英明”·而是“圣明”,由此可见他们是多么的服气。
就这样·这议事越来越融洽,气氛越来越好,人人抢着建言献策,畅所欲言。
最初的几天,来自山东之地的读书人、饱学之士有不少人被申斥了。因为他们还不太习惯秦国朝堂的整肃,说着说着就犯了指责攻讦的错误。过了几天,他们习惯了,就未再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所议之事,最初的分岐比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达成的共识越来越多,分岐越来越小。
到了第十八天,再也没有分岐了,达成了共识。
秦异人把范睢、王翦、黄石公、尉缭、李斯、李牧、司马尚、韩非、蔡泽、范增、蒙武、蒙骜、王陵、郑国、李冰、顿弱、姚贾、荀子、公孙龙子这些文武重臣,著名学者召集到上书房。
请众人坐下来,命内侍送上茶水,秦异人脸上泛着笑容,道:“经过这些天的朝议,岐见越来越小,共识越来越多,这是好事。寡人之意,可以正式拿出革新举措了。”
“没错,臣赞成。”范睢率先表态,道:“这次的朝议非常成功,热情高涨,畅所欲言,提了很多我们以前没有想到过的问题。只要国府拿出革新举措,再让官吏们明白,就能正式推行,在全国革除积弊。”
“没错。”一片附和声响起,众人重重点头,大为赞成范睢这话。
“君上,还有一事,得及时办理。”韩非眉头一挑,道:“各国宗庙、王陵皆是公器,应当毁之!一点痕迹,免惹事端。”!
六国的宗庙王陵既不属于私人,是公器,因为具有象征意义。若是任其留着,就是在给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念想,他们会借机滋事。是以,毁掉各国宗庙、王陵是最好的处置之道。
“韩非,你此议甚是。只是,你有没有想过韩国的宗庙王陵?”秦异人点点头,打量着韩非问道。
“哎!”韩非一声叹息,冲秦异人抱拳,道:“君上,臣出自韩国,这无法改变,还请君上不要毁弃韩国宗庙、王陵。”
韩非的出身是最令他苦恼的事儿,要不是他出身韩国宗室的话,他也就不会被秦异人流放到西域。
“韩非,在寡人出兵灭韩之前,你披头散发,前来见寡人,为韩国计。其实,你并非是想存韩,是在尽孝,因为你不能背弃祖宗。”秦异人点点头道。
这话一出,韩非眼圈儿一红,差点流泪了。秦异人这话说到他的心坎上了,韩非当时如此做,并不是真要存韩,是因为他出身韩国宗室,不能背弃祖宗,不得为韩国出力,他这是在尽孝。
能懂韩非者,秦异人是也,由不得韩非不激动。
“韩非,我们来个协定。你忠心为大秦,那么,寡人就留着韩国宗庙王陵。若你有异心,休怪寡人无情。”秦异人眼中精光闪烁,盯着韩非。
“谢君上。臣一定尽心尽力。”秦异人这是法外施恩了,韩非哪能不感动,忙跪在地上,冲秦异人叩头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