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眼下又是李唐皇室刚刚建立起大唐帝国,皇室的威严在山东士族的眼中还是很薄弱,他们不但不支持李唐王朝,而且还对李唐皇室还很是不屑,就连李世民想主动将公主嫁给他们,他们都不愿意接受。
鉴于这种考虑,魏征才会主动放弃继续查案,向李世民汇报上述的审案结果。
“皇上,犯案人员都不是大唐子民,盛田理惠子是扶桑公主,是扶桑出使大唐的副使,高寿延和李思齐是高丽国的使者,他们的身份特殊,我们也不敢擅自决断,还请皇上定夺!”
魏征继续说道,他之所以这么说完全的和其他五人商量的结果,毕竟他虽然是主审但其他五人还是陪审,他要尊重他们的意见,要是真正让他自己决定,以他魏征的性格绝对是不会将最后裁决的权利交给李世民。
“让朕定夺?”
李世民反问一句,冷哼道,“那你们倒是说说案子怎么个水落石出?
阴妃中毒是怎么回事?
张忠诬陷李恪又是怎么回事?
张忠的死怎么解释?
扶桑武士就这么容易潜入朕的皇宫中马?”
“皇上…”魏征等人见李世民生气发怒便急忙请罪,但李世民没有给他们机会继续说道,“当初皇后和阴妃中毒将下毒之人的矛头指向了李恪和杨妃,你们怎么查的那么干净利落,而案子顺利的进展到现在你们却这么会变的畏首畏尾了呢?”
李世民吼道,“朕倒是想问问你们,你们究竟是想估计皇家的颜面呢?
还是想置偏袒某些人呢?
难道王法在你们眼中就不颜面还要重要?
难道为了颜面有些人就可以逍遥法外吗?
你们说,你们到底将案子查清了没有?”
李世民的话说的很直白,简直就没有给魏征等人任何颜面,可见他有多么生气和恼怒。
确实,长孙皇后刚中毒时当人们将下毒的矛头指向李恪时,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杨妃和李恪母子所使得计谋,李恪的目的是想毒死皇后让杨妃取而代之,这样他就名正言顺的成了嫡子,有资格坐太子的位置。
所以,他在当时那种气氛的情况下下达了彻查,派人将千秋殿围困不让外人进出,又同意刑部尚书刘政会的要求审问李恪。
现在,案子进展到最后发现李恪没罪,杨妃也没有参与其中,而涉嫌的人却是李佑和阴妃两人,但魏征等人在这个时候想就此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