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歌一出来,瞬间席卷了所有等待者的耳朵。
由于这次事件的关注者以刘昊然粉丝为多,大部分都是学生。
因此词曲对他们来说非常有代入感。
尽管歌名带个舔字,有故意恶搞的成分,但词的前半段除了搞笑外还有一种纯纯的爱情感觉,后半段则充满了毕业时要面对的现实和怅然,甚至不少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以及去年毕业,如今已经上班了的年轻人在听了第一遍后,就忍不住感触到想要掉泪。
“简直了,这歌太完美了,ng确实牛叉!”
“没准是胖晓准备好的,故意让ng传上来呢?!”
“是啊,胖晓当年不是最擅长搞校园民谣吗?!”
“胖晓闲着无聊才这样做?楼上要黑也得有逻辑吧,很显然这个嗓音就是之前发视频的ng的声音,如果他是刘昊然请来的路人甲的话,总不至于在这么短时间内,就能把这首“胖晓”的歌,唱得这么好吧。”
“你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调音师的吗,即便ng唱歌很糟糕,也能调出最好的效果。”
“你这就是信口开河了,照这么说,所有唱歌不好的演员都可以唱出他们自己的特色,出一大堆专辑和那些歌坛高手比了。”
“支持楼上的看法,除非楼上的楼上拿出调音的证据我才信。”
“那楼上的怎么解释刘昊然工作室副主管的聊天实锤?!”
“这个……”
在听过江鸣州的这首歌曲后,更多的人都站在了刘昊然这一边,认为是有人故意污蔑刘昊然,从一开始的污蔑抄袭,到后来诋毁刘昊然炒作,完就是设计好了,专门针对刘昊然的。
不过每当这部分支持刘昊然的网友要大获胜的时候,就有人跳出来说“副主管的聊天实锤如何解释,你们非要说副主管造谣那就是杠了,那位副主管都敢站出来对峙,刘昊然工作室却始终没有一个说法。”
随着这部分言论,又有人被带起了节奏说“即便刘昊然最后站出来了,也无法证明聊天实锤是假的,最终也只能和副主管这边相互撕啊撕,总之这件事的结果就是,永远无法证明刘昊然没有炒作,即便这个所谓的ng的歌曲真的很不错。”
如此争啊争的,嗅到这种燃点事件的各路媒体和自媒体也都加入了这次事件的议论当中,于是很快,那些写手的文章噼里啪啦的出现在各种号上。
一些小的自媒体人完凭借个人喜好,写着一些虽然带有偏颇观点,但却很有贴近路人感的文章。
另一些当初和胖晓或是和刘昊然又或是和宝强有过矛盾的大号,索性直接用各种似是而非的证据,强行宣布了这次事件的结果,就是刘昊然工作室戏耍网友、恶劣炒作。
当然也有些宝强、昊然和胖晓交好的媒体,为他们说了不少好话。